- 当前位置 首页 >> 专题专栏 >> 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 >> 学习研讨 >> 正文
“三严三实”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、为政之道、成事之要。其中严以修身是起始,是前提,是基础,离开严以修身,其余五个方面的要求都难以做到。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接访工作的党员干部,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,积极加强自身修养,不断完善人品操行,努力提高人生境界。
一要加强党性修养。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。“修养”,是指通过内心的反省,培养一种完善的人格。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,无不以“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”为己任。这里,“修身”是第一位的。但是,我们共产党人所说的“修养”,虽然包含了古代文化中的一些有益成分,但绝不等同于古人所说的“修身养性”,而是一个自觉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,是一个使自己的情操、风格、精神境界和言论行动更加符合客观世界发展规律、永远保持先进性的过程。一般而言,党性修养是理论修养、政治修养、思想道德修养、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、作风修养、组织纪律修养六个方面的统一,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。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先天具有、与生俱来的,也不是后天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,一个人组织上入了党,并不等于思想上也完全入了党,它需要一个自觉的、长期的、十分艰苦的磨炼过程。今后,要更加自觉地改造自身存在的一切与党的先进性相背离的思想,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必修之课,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。
二要坚定理想信念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郑重告诫全党,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、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,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“钙”,理想信念缺失或者动摇,精神上就会“缺钙”,就会得“软骨病”,就会政治上变质、经济上贪婪、道德上堕落、生活上腐化。修身重在修“信念”。作为党员干部,坚定理想信念,必须深刻理解我们脚下的道路从何而来,未来的道路通向何方,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,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,始终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、澄清模糊认识,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按党性原则和组织要求办事,自觉将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所从事的百特365下载_best365官网投注链接_GBT36507-2018事业中。
三要提升道德境界。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修身重在修“品德”。人的品德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综合体现,是道德认知、道德情感、道德行为、道德意志的统一。作为党员干部,仅仅学习和发扬优秀民族道德精神还不够,还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、个人与集体、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,大力提倡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。面对当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、交融、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,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、多样、多变的新特点,更加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,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,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,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、道德情感,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,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,我要更加自觉地带头维护社会公德、遵守职业道德、信守家庭美德、提升个人品德,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,尊重人、理解人、关心人,为群众为社会多做好事实事,为带动形成向上、向善的正能量,营造讲道德、尊道德、守道德的良好风尚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。
四要追求高尚情操。情趣低俗、玩乐奢靡成风极易销蚀一个人的理想、信念和进取心,使人变得精神空虚、意志消沉、思想颓废、行为猥琐、生活奢靡、道德败坏。学史可以看成败、鉴得失、知兴替;学诗可以情飞扬、志高昂、人灵秀;学伦理可以知廉耻、懂荣辱、辨是非。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各种文史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,培养健康生活情趣,保持高尚精神追求。今后,我要坚持每天多花点时间看看国学、哲学、人文、自然,多了解一些时事大事和要事,多看一些有深度的杂志、有意义的新闻和精彩的文艺作品,欣赏一些有品位的戏剧、书画和音乐,努力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,丰富生活、陶冶情操,远离浅薄低俗、抵制歪风邪气,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清贫,经得住诱惑,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。